教育部考试中心揭秘2017高考5大变化



    2017年新高考,究竟“新”在哪?“新”在考试题目变了!分值变了!就连考核内容,也变了!

    今年高考命题变化透露未来课改哪几大趋势?给老师们未来的教学带来怎样的启发?......

    前不久,一份绝对可称得上是权威的教学趋势分析给各科教师带来了福利,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全国多位名师对2017年高考试卷进行了详细解读。

    2017各科高考命题有哪些大变化

    高考试题里,还有哪些变化值得老师们注意?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特级教师、教育研究学者的解析,给我们传递出了改革的信号。

    着眼阅读素养,突出考察传统文化

    语文

    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一方面,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

    例如,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在测试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品评古人平等善诱、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等良好品质。

    另一方面,让传统照进现实。

    例如,全国卷Ⅱ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在历史回顾与现实展望中,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及其重大意义。

    三类阅读题成必考

    “今年语文科目的一大变化,是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题,实现了全覆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说。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直言:“其实,早在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时,这个变化就引起很大反响。有些学校和老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几年文学类教学有淡化倾向。现在三类题都要考,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全国卷Ⅱ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这些题目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有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小说《天嚣》,全国卷Ⅲ中有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命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Ⅱ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全国卷Ⅲ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

    客观题增加14分,书写总量下降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为了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客观题分值增加了14分,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

    今年全国卷第20题,考查诸如“璧还”“失陪”“垂询”“献丑”“高足”“赐教”等敬辞谦辞在交际语境中的得体使用,专门考“说话得体”。别小看这区区5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

    ——温儒敏

    考察理性思维、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数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试题渗透了丰富的数学文化,突出考查理性思维、创新应用能力;同时关注社会发展,注重引导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017年高考数学卷整体结构稳定、难度适中,对科学选人,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导向作用明显。

    分步骤得分,着重区分考生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17年高考数学卷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学科思维,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考查的首要任务。

    最明显的就是命题时采取分步设问、梯次递进的方式,试题层次感强,便于对考生能力进行区分。

    如全国卷Ⅰ第21题第(1)问要求考生求出导函数的零点,进而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掌握函数的单调性。

    在此基础上,第(2)问要求根据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层层深入,为考生解答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数学也考“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2017年新修订的数学考试大纲提出了加强数学文化考查的要求。在2017年数学试卷命题时多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思想性、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

    例如,全国卷Ⅱ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全国卷Ⅰ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

    加强了社会实际的应用

    “2017年数学科高考加强了应用性,密切结合社会实际,突出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阳志长分析道。

    如全国卷Ⅰ文科第2题以农作物种植效果为背景,考查用样本估计整体的统计思想方法;理科第12题以大学生创业为背景,考查数列的相关知识;

    文理科第19题为工厂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考查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应用意识。

    “不分文理科”,中档题较多

    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浙江的数学卷,首先在试卷结构上有所改进,2016年整卷只有20题,今年变成22题,增加了2道选择题。在整体难度上,较好地贯彻了文科起点、理科终点的命题策略。

    最容易的题以文科生为起点,最难的题以北大清华理科生为终点。起点低,坡度缓,中档题数量较多,有利于提高试卷的区分度,突出考试的选拔性。

    总体来讲,只要教学中坚持课标,基于标准教学,重视核心素养,学生就一定能考好。

    ——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元济高级中学校长卢明

    2017年北京卷试题也体现和引领了课改的方向。

    依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思想,未来高考数学试卷不再进行文理分科,今年北京文理试卷相同试题比例高,有多道小题完全相同,两道大题的立体几何背景相同,问法不同,这既体现了对文理科生的不同要求,也为文理合卷过渡提供了条件。

    ——北京市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刘春艳

    强调传统文化,考察语言应用

    英语

    “稳中有进”“稳得踏实”“进得鲜明”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对今年英语高考题的评价。

    强调传统文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表示:

    今年的试卷突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在通过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写作部分第二节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写封邮件告知外国朋友下次上课的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唐诗和了解唐朝的历史。

    名师解析:

    深度发掘文章思想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今年考题的一大特色。

    如全国Ⅰ卷阅读理解B篇考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谐”,文章讲述了作者作为野生动物救援和教育中心一名志愿者成功救助一只年幼猫头鹰的故事。

    试卷立足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的话题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副主任、英语特级教师邵淑红

    注重考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表示:

    分析2017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语篇和材料选择、题目类型搭配以及考查要点设置可以发现,各套试卷着力将试卷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和自主命题省份试卷中所选语篇和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式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名师解析:

    2017年高考英语卷不仅注重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且强化了考生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例如:

    阅读理解部分的‘七选五’题型,比通常使用的‘四选一’题型对考生把握篇章结构和逻辑推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型填空和短文改错也都需要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完成。

    全国卷对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考查多注重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运用的能力。这样趋于稳定的命题思路也是未来高考的发展趋势。

    建议在2018年的备考中多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语篇的逻辑关系予以分析,注意理解语篇在意义构成上的各种关系,强调把语法教学放在语境当中

    ——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副主任、英语特级教师邵淑红

    试题导向强调的是英语的实用性,重点考查具体语境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今年北京卷各题型,除单选外,都是以短文形式呈现,意在联系具体情境,保持逻辑一致。

    完型填空今年考的是一个小女孩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克服生活困难。20个题中至少有一半需要联系全文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李俊和

    在对比了近两年阅读理解题型后我发现,以往占绝对主导的阅读理解细节题型在今年全国Ⅱ卷中有所减少,推理判断题型数量有所增加,推理判断题更多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加工过程,这对学生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给出的信息越来越少,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这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趋势。

    今年全国Ⅱ卷注重考查的是学生在特定语境下通过英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

    ——内蒙古自治区正高级教师、海拉尔第二中学英语教师王捍

    考察学科思维,强调实践导向

    文科综合

    地理

    着重考察地理学科思维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优选考试内容,突出地理思维考查,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

    试题在取材上放眼时代大潮,贴近社会现实和考生实际,展示了宽广的命题视野。在设计上,着力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测试考生的学科观念。

    今年地理试题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

    全国Ⅲ卷1—3题、北京卷3—5题、天津卷6—7题,均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原理和联系。

    思想政治

    强调实践导向,将学科概念具象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思政试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学科特色,引导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其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名师解析:

    今年的思政试题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向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变。

    今年思政命题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体现出高阶思维的考查取向,实现“能力取向”考查的升级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问题导向和能力立意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的思政试题在坚持这一方向的同时,按照核心素养的命题要求,加强了对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还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全国Ⅱ卷38题:

    围绕我国玉米的供给侧改革要求学生分析预测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对考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公共参与素养和一定理性分析能力的考查。

    同时,试题还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前沿问题为背景和切入点,比如中国自主品牌智能手机的成功、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石油钻井中废弃泥浆的资源化运用等。

    ——江苏省政治特级教师、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朱开群

    历史

    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选取经典素材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例如全国Ⅲ卷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事件,使考生加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

    全国Ⅰ卷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激发实践探究,强调“学以致用”

    理科综合

    化学

    呈现真实问题,强调“学以致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化学命题专家介绍:

    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运用的实际情境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能源等。

    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名师解析:

    今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原创性题目较多,注重全面考查考生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考理综化学试题难度保持稳定,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等与去年相差不大,考法却有明显的新意,试题设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开放性试题增多,设问具有开放性,有利于不同层次考生的发挥。重点考查考生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对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及实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北京工业大学附中高中部化学特级教师李蓉

    生物

    淡化知识考察,重视实践操作

    命题专家介绍:

    2017年的实验试题对考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不但有利于高考区分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较多关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

    题目命制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生物试题与即将实施的修订后的新课标接轨。尤其重视理性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靠背书与题海战术来进行高三的复习。

    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与整理的时间,让学生能自己梳理知识点间的联系,总结相关规律,让知识融会贯通。

    名师解析:

    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生物试题淡化了对知识记忆的考查,更加注重课本实验的综合与拓展、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如理综全国Ⅰ卷的2题与全国Ⅱ卷的3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兼顾知识拓展。

    全国Ⅱ卷的29题、全国Ⅲ卷的32题,都要求写出实验思维、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不仅突出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生物特级教师章青

    今年试题的一大亮点是对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从已经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出发,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或对实验方案做补充的能力。

    以写出实验设计思路替代完整的生物学实验方案,适当减少了文字书写量,强化了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

    ——广东深圳红岭中学生物特级教师田奇林

    物理

    增加考核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学科命题专家介绍:

    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大纲修订的初衷,通过科学设计试卷蓝图,多角度考查修订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完善认知结构,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高考各科都考察学生哪些能力?

    “ 语文 ”

     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关键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升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会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语文完善试卷设计,扩大文本选取范围:

    论述类文本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

    实用类文本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

    文学类文本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 数学”

    考察学生理性思维,创新能力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高考数学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 英语 ”

    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 文科 ”

    着重考察学科素养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理

    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

    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

    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 理科”

    着重考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理科综合坚持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化学

    增加了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

    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

    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

    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来源:搜狐教育
时间:2017年6月14日
栏目:学校网站 学科教学


网站维护:商洛中学现代教育信息中心 COPYRIGHT 2005-2006© 陕西省商洛中学
陕ICP备17005609号 地址:商洛市北新街西段 邮编:726000 电话:0914-2382445 官方微信:slzx12 邮箱:zxcem@aliyun.com